-高醫感染內科   陳惇杰 主治醫師/副教授-

「啊!多麼痛的領悟」,晚上電視廣告傳來這段歌聲,想傳達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困擾許多人的嚴重疾患。

帶狀皰疹對人的危害與影響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俗稱「皮蛇」,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在患者童年時期罹患水痘後,會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重新活化,引發帶狀皰疹。此病症的典型表現為沿著單側神經分佈出現的紅疹與水泡,伴隨劇烈刺痛或灼熱感,常發生在胸部、腹部、背部或臉部。

帶狀皰疹的急性期症狀固然讓人難受,但最令人擔憂的是「皰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這是一種慢性神經痛,即使皮膚病灶已癒合,疼痛仍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失眠、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根據研究,帶狀皰疹的發生率與年齡成正比,50歲以上民眾、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癌症病人等為高風險族群。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罹患帶狀皰疹,且隨著高齡化社會的發展,其發生率將持續增加。因此,預防帶狀皰疹不僅是個人健康的關鍵,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

疫苗的選擇Vaccine Options

預防帶狀跑疹發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打疫苗。目前全球廣泛使用的帶狀皰疹疫苗有兩種:Zostavax(伏帶疹)與Shingrix(欣剋疹)。兩者皆可降低帶狀皰疹及其併發症的風險,但在成分、效果、副作用及適用族群上有所差異。

Zostavax 是第一代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疫苗」,於2006年問世。它透過注射減毒的VZV病毒,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保護力。Zostavax的預防效果大約為51%,對預防皰疹後神經痛的效果則約為67%。但其保護力會隨年齡上升而降低,70歲以上的長者保護力可能僅剩約38%。此外,由於其為活性疫苗,不建議用於免疫抑制患者,如接受化療者、器官移植患者、愛滋病患者等。

Shingrix 是第二代疫苗,屬於「非活性重組疫苗」,於2017年核准上市。它含有重組VZV糖蛋白gE,並結合專利佐劑系統AS01B,以加強免疫反應。Shingrix的保護效力明顯優於Zostavax,根據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其對50歲以上成人預防帶狀皰疹的效果高達97%,即便在70歲以上長者中也可維持約91%的效果。對於皰疹後神經痛的預防效果亦高達90%以上。更重要的是,因為Shingrix為非活性疫苗,適用於大多數免疫功能低下的族群,是目前國際間更為推薦的選擇。

在接種方式上,Zostavax僅需施打一劑,而Shingrix需分兩劑接種,兩劑間隔26個月。Shingrix的局部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紅腫、發熱、倦怠等)比Zostavax略多,但多屬短暫性,不會影響疫苗的整體安全性與可接受性。

疫苗接種建議與副作用Vaccination Recommendations and Side Effects

帶狀皰疹疫苗的接種建議,依據不同疫苗種類略有不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及多國衛生機構的建議,Shingrix為目前首選疫苗,建議以下族群優先接種:

1.年齡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即使過去曾經感染過水痘或帶狀皰疹,仍建議接種。

2.曾接種過Zostavax者:仍可接種Shingrix,以提升保護效果,兩者之間建議間隔至少8週。

3.免疫功能較低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癌症治療中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藥物者,經醫師評估後亦適合接種Shingrix

4.曾經罹患帶狀皰疹者:建議於康復後,間隔至少2個月再接種疫苗,以預防復發。

關於副作用,兩種疫苗皆屬安全性高的疫苗,但Shingrix因佐劑成分較強,副作用較明顯。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局部反應:注射部位紅腫、硬塊、疼痛,約佔70%以上接種者,通常1~3天內自行緩解。

•全身反應:如發燒、疲倦、頭痛、肌肉痠痛、畏寒等,約20~40%的接種者會出現,亦為短暫性。

•過敏反應:極罕見(小於0.1%),如呼吸困難、皮疹、喉嚨腫脹等,接種後應在現場觀察15~30分鐘。

總結Conclusion

總結來說,帶狀皰疹不只是皮膚病,更是會造成長期神經痛與生活品質下降的疾病。隨著人口老化與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增加,帶狀皰疹對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疫苗接種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建議50歲以上民眾,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免疫低下情況者,應主動諮詢醫師,評估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的必要性與時機,提早預防,避免日後承受劇痛與後遺症所帶來的身心煎熬。

取自《高醫醫訊》2025.1045卷第05期「感染(傳染)病疫苗防治相關」專刊,更多文章,請至https://www.kmuh.org.tw/www/kmcj/。版權所有,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談帶狀皰疹疫苗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