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免疫治療瓶頸以創新驅動精準醫療 為癌症治療開創新契機
癌症免疫治療是當前全球生醫研發的重點方向。本校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莊智弘教授憑藉創新研究成果「開發具腫瘤選擇性之前驅免疫細胞激素以提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療效與安全性」脫穎而出,榮獲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補助新臺幣740萬元,展現本校於生醫創新領域的研發實力與國際競爭潛力。
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簡稱「科創計畫」)為政府推動學研成果產業化之旗艦型計畫,旨在協助具原創性與重大商業潛能的科研成果順利走向市場,協助團隊進行技術轉譯、創業規劃與新創公司成立,以促進產業發展與學研創新成果落地。莊智弘教授表示:「我們希望前驅免疫細胞激素藥物只在腫瘤區活化,讓治療更有效、更安全。國科會科創計畫的支持,讓我們有機會讓學術研究真正走向臨床應用,這對團隊而言是重要里程碑。」
前瞻構想 破解免疫治療限制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B)可激活T細胞攻擊腫瘤,但部分病患會出現療效不彰或免疫過度活化引發副作用問題。莊智弘教授指出,現行藥物的「無選擇性啟動」是導致副作用主因。為了克服此瓶頸,團隊設計出同時結合「功能遮蔽(masking)」與「腫瘤特異酵素切割」的雙重策略,使前驅免疫細胞激素僅於腫瘤微環境選擇性啟動免疫,實現局部精準治療,兼顧高療效與低副作用。
顯著成果 高效低毒雙驅動
臨床前研究顯示,IFN-ipilimumab可使腫瘤區域T細胞活性提升4至8倍、縮小52%腫瘤體積,同時降低80%器官損傷副作用。此外,技術具廣泛應用性,可應用於九種以上臨床抗體藥物,顯示其廣泛的商業化前景。團隊已完成中華民國及PCT國際專利布局,並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殊榮。

第21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
從研發到產業 邁向全球合作
為加速技術轉譯與商業化,莊智弘教授團隊已與多家國際藥廠(包含Amgen、Merck、Roche、Pfizer、Celltrion)展開技術媒合與洽談。未來三年,團隊預計透過科創計畫補助推動臨床前驗證與法規準備,並計畫於2027年前成立新創公司,以「一藥一授權(License-out)」模式拓展國際市場,實現永續共創。
經由本校產學營運處全程支援智財布局、法規諮詢與產業媒合,協助團隊加速技術轉譯與商品化,並積極參與包括 Bio Asia、BMCC 招商媒合會及 Antibody Engineering & Therapeutics Asia(AET)研討會等國際生醫展會與學術活動,不僅展示獨特技術,也透過學術交流與業界鏈結,持續提升「前驅抗體平台」國際能見度與合作深度。


